新闻
我系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华东赛区竞速比赛获多个奖项
发布时间:2025-07-31 20:46        浏览次数:10


725日至27日,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竞速比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办。我系多名本科同学参加6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选派的代表队,由我系张志明、朱劲老师带队,分别参加五个室内组别(缩微电磁、极速光电龙芯、极速光电NXP、智能视觉、完全模型)和一个室外组别(极速越野)的比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获缩微电磁组的一等奖,以及极速光电龙芯、智能视觉、完全模型、极速越野4个组别的二等奖。此外,我系有2名本科生参加汽车学院选派的代表队,分别获得缩微光电组的一等奖和完全模型组的二等奖。由董嘉伟(电子信息工程,大三)、蔡浩典(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二)、樊宇泽(自动化,大二)三位同学组成的睿行•云旗电骛队,获得华东赛区缩微电磁组一等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


2025智能车竞赛华东赛区参赛师生合影(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代表队)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由吴启迪教授、吴澄院士发起倡议举办,由教育部自动化专业教指委创办,现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连续多次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竞速赛要求在规定的车模平台上,使用竞赛组委会规定的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模块,通过增加道路传感器、电机驱动电路以及编写相应软件,能够自主识别道路或者目标,按照规定路线或者任务行进,参赛队伍的名次(成绩)由成功完成现场赛道比赛任务的时间来决定。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参赛队员以团队形式协同工作,体验从设计到实现的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全过程。本届华东赛区竞速赛分为11个组别,共有来自上海市、江苏省、江西省的近80所高校427支代表队,2300余名师生同台竞技。


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济大学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实验室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放,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主要进行智能车、机器人等方向的创新实践教育并参加相关学科竞赛。竞赛实验室由控制系张志明老师负责,张志明、朱劲、徐和根等老师指导,本年度由老队员张方杰、曹文旭、卿怡萱、邹金玉等参与辅助管理。每年9月招新,队员们经过近一年的集中培训和自主实践,通过校内选拔后参加华东赛乃至全国赛。


(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同济大学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实验室



Copyright © 2012 同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