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
2020级+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学历学位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1-03-30 14:46        浏览次数:974

 


一、简介


   同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1979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工业自动化”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准设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控制科学与工程”被评为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目前,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有相关硕士点支撑。
  
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由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学者曙光计划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等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完整的学术梯队。目前共有专职教师4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17人,副高级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23人,中级职称(讲师、助理教授)9人。全部教师中,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19名,硕士生导师资格49人。从年龄阶段看,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其中45岁以下的教师占70%。共有47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14名教师获得境外博士学位,33名教师获得包括本校在内的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一流学府的博士学位。
  
本学科拥有教育部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企业数字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设施农业网上合作研究中心、“985”嵌入式系统平台(II类)等重要研究平台;拥有智能机器人、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五个创新基地。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多所知名高校有长期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还与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发中心。
  
本学科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努力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祖国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自觉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具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3.
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并熟悉电气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够做出有创新的成果。
  4.
具有国际视野,能熟练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5.
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以现代检测技术、信息融合、现代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等为基础,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并以实现自动化装置的设计、制造与集成为特色。
  3.
系统工程:以系统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系统工程技术,为智能制造系统提供理论、方法与工具;研究推广应用CIMS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生产组织管理技术;研究面向公共安全、城市交通和安全生产等关键技术。
  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以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
  5.
电子科学与技术:该方向包括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几个核心领域: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
  6.
智能科学与技术:针对“自主与感知”、“涌现与决策”、“群智与协同”等科学问题,面向城市、交通、制造、医疗等多学科应用场景,开展自动化、计算机、通信、脑与神经科学、物理、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研究。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2.5,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五、学分要求

学术型研究生至少应修满30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6学分,专业学位课12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含跨学院或跨学科课程至少1门,2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课程类别

学分

百分比

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6

20.0%

专业学位课

12

40.0%

非学位课


8

26.67%

必修环节


4

13.33%

补修课


0

0.0%

总计

30

100%

六、学位论文工作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学位论文原则上应用汉语撰写;留学生可用英语或用事先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批准的其他语种撰写学位论文,且必须在学位论文中附加详细汉语摘要。
  1
.论文选题: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由各学科组根据学校要求的时间集中组织,一般不迟于第三学期完成。第一次选题报告未通过者,可在3个月后重新选题。若仍未通过,视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处理。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若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召开选题报告会。
  2
.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由各学科组根据学校要求的时间集中组织,学制为2.5年的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一般不迟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完成;学制为3年的硕士生中期考核一般不迟于第四学期完成。中期考核第一次未通过者,可在6个月后重新考核一次。再次考核不通过者,予以退学处理。
  3
.盲审: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4
.答辩: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阅、答辩组织、答辩审批、答辩过程,以及提前答辩和延期答辩的规定请参见《同济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5
.涉密论文: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按《同济大学涉密研究生与涉密学位论文管理规定》(同济研【201865号)执行。

七、学术成果


申请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学位者,需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并取得导师认可的系统性工作和成果。



鼓励学生取得高水平成果,推优时将予以优先推荐。申请人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且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发表SCI检索期刊论文可选择不参加本学科集中答辩(以录用通知为准)。


八、退出机制

   1、在学期间累计多于三门(含三门)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予以退学处理。
  2
、论文选题或中期考核两次不通过者,视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处理。
  3
、学制内未通过中期考核者,予以退学处理。

九、备注

   1. 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第 11.5 学年,必修环节中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论文选题、同济高等讲堂必须在中期考核前完成。
  2.
学位论文选题和中期考核相距时间不少于2个月,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相距时间不少于6个月。
  3.
同济高等讲堂是指由研究生院、各学院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研究生应在中期考核前听取不少于 16 次的纳入同济高等讲堂管理的学术讲座,并将心得体会录入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十、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是否必修

分组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22600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36

春秋季

政治课


2260006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18

春秋季


2900006

中国概况

3.0

54

春秋季

仅限留学生、港澳台学生修读

2090044

第一外国语(法语)(中法班)

3.0

780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

中法班

2090268

第一外国语(德语)

3.0

72

春秋季


2090270

第一外国语(日语)

3.0

72

春秋季


2090272

第一外国语(俄语)

3.0

72

春秋季


2090273

第一外国语(法语)

3.0

72

春秋季


2090305

英语学术文献阅读与翻译

1.5

36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英语)42

2090306

学术英语写作 II

1.5

36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英语)42

2090307

中国文化英语概论II

1.5

36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英语)42

2090308

国际交流英语视听说 II

1.5

36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英语)42

2130297

第一外国语(德语)1

1.5

144

秋季

中德项目必修

2130298

第一外国语(德语)2

1.5

144

春季

中德项目必修

2300001

第一外国语(汉语)

3.0

72

春秋季


专业学位课

1080067

非线性系统

2.0

36

春季


英文

1080102

系统分析与优化

3.0

54

春季


英文

2080079

线性系统理论

3.0

54

秋季


四选一,必修

2080293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3.0

54

春季



2080387

模式识别

3.0

54

秋季



2080389

高级工程电磁学

2.0

36

春秋季



2080415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3.0

54

秋季



2080424

电子工程专题

2.0

36

春季



2080426

系统辨识与智能控制

3.0

54

春季



2080427

高级运筹学与系统工程理论

3.0

54

春季



2102001

矩阵论

3.0

54

秋季


四选一,必修

2102002

数值分析

3.0

54

春秋季


四选一,必修

2102003

随机过程

3.0

54

春季


四选一,必修

非学位课

1080096

机器学习理论与应用

3.0

54

春秋季


英文

2080020

智能化仪表

2.0

36

秋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063

非线性控制系统

2.0

36

春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090

制造工业自动化设备与系统

2.0

36

秋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124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

3.0

54

春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128

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

2.0

36

春季


高于5人开课

2080130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2.0

36

春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148

系统集成芯片设计

3.0

54

春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151

现代设计方法及CAX技术概论

2.0

36

春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214

机器视觉

2.0

36

春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310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设计与实施概论

2.0

36

秋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311

机器人控制与自主系统

2.0

36

春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338

高等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3.0

54

春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341

现代信号处理

2.0

36

春秋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380

高级人工智能

2.0

36

春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386

视频处理

2.0

36

春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391

高级图像处理

2.0

36

秋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422

计算机控制系统

3.0

54

春季


英文

2080423

智能传感器网络

2.0

36

春秋季


英文

2080425

电波传播特征分析

2.0

36

春季


高于5人开班

2080434

智能制造理念、系统与建模方法

2.0

36

秋季


高于5人开班

2090269

第二外国语(德语)

2.0

36

春秋季



2090271

第二外国语(日语)

2.0

36

春秋季



2900001

健身

1.0

36

春秋季



必修环节

2900002

论文选题

1.0

0

春秋季



2900011

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

1.0

0

春秋季



2900012

同济高等讲堂

2.0

36

春秋季



2900013

中期考核

0.0

0

春秋季



补修课

100203

自动控制原理A(双语)

4.0

68




负责人:陈启军

录入人:15065


Copyright © 2012 同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