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
2020级+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学历学位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1-03-30 14:54        浏览次数:469


一、简介

   同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1979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工业自动化”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准设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控制科学与工程”被评为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目前,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有相关硕士点支撑。
  
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由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学者、曙光计划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等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完整的学术梯队。目前共有专职教师6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21人,副高级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28人,中级职称(讲师、助理教授)12人。全部教师中,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23名,硕士生导师资格61人。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其中45岁以下的教师占70%。本学科59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14名教师获得境外博士学位,45名教师获得包括本校在内的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一流学府的博士学位。
  
本学科拥有教育部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企业数字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设施农业网上合作研究中心、“985”嵌入式系统平台(II类)等重要研究平台;拥有智能机器人、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五个创新基地。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多所知名高校有长期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还与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发中心。
  
本学科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努力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祖国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自觉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具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3.
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并熟悉电气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够做出有创新的成果。
  4.
具有国际视野,能熟练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5.
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以现代检测技术、信息融合、现代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等为基础,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并以实现自动化装置的设计、制造与集成为特色。
  3.
系统工程:以系统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系统工程技术,为智能制造系统提供理论、方法与工具;研究推广应用CIMS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生产组织管理技术;研究面向公共安全、城市交通和安全生产等关键技术。
  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以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
  5.
智能科学与技术:针对“自主与感知”、“涌现与决策”、“群智与协同”等科学问题,面向城市、交通、制造、医疗等多学科应用场景,开展自动化、计算机、通信、脑与神经科学、物理、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研究。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
  

五、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18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4学分,非学位课2学分(含基于研究方向的跨学院或跨学科课程至少1门,2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论文选题1学分、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1学分、同济高等讲堂2学分、中期综合考核3学分、论文阶段成果学术报告会1学分)。

课程类别

学分

百分比

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4

22.22%

专业学位课

4

22.22%

非学位课


2

11.11%

必修环节


8

44.44%

补修课


0

0.0%

总计

18

100%

六、学位论文工作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原则上应用汉语撰写;留学生可用英语或用事先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批准的其他语种撰写学位论文,且必须在学位论文中附加详细汉语摘要。
  1.
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由各学科组根据学校要求的时间集中组织。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若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召开选题报告会。论文选题按学科组进行排序,论文选题第一次不通过者,需在6个月后申请重新进行选题报告会。
  2.
中期综合考核:博士研究生的中期综合考核由学科集中组织。考试成绩按学院分等级录入管理信息系统,成绩为优的比例≤40%,成绩为良的比例≤40%,成绩为合格或不通过的比例不低于20%。中期综合考核第一次不通过者,可在6个月后申请再次考核。
  3.
预答辩:本学科不规定进行集中的博士研究生预答辩组织,各学科组可自行决定。
  4.
盲审: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5.
答辩: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阅、答辩组织、答辩审批、答辩过程,以及提前答辩和延期答辩的规定请参见《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6.
涉密论文: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按《同济大学涉密研究生与涉密学位论文管理规定》(同济研【201865号)执行。
  

七、学术成果

   (一)授予学位:申请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学位者,需满足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术成果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学位分委员会审批后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二)申请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学位者,必须同时满足以下2个学术成果要求:

   1.满足《同济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标准及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成果的规定》。

   2.1)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且申请人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JCR Q1/Q2(以录用通知时间为准)分区内,或为IEEE/ACM/ASME Trans汇刊论文,其他需满足附录1/2要求。

   2)发表3篇英文学术论文,其中1篇已被EISCI检索(仅适用于留学生)。

  

八、分流与退出机制

   1、在学期间累计多于两门(含两门)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予以退学处理。
  2
、论文选题或中期综合考核两次不通过者,视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处理。如为硕博连读(博士阶段)研究生,若所在学科专业委员会认为符合硕士研究生培养条件的,可以提出转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建议,经研究生院同意后可以分流进入硕士阶段培养。
  3
、学制内未通过中期综合考核的博士生,予以退学处理。

九、备注

   1.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入学后前2个学期,必修环节中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论文选题、同济高等讲堂必须在中期综合考核前完成。 
  2
.学位论文选题和中期综合考核相距时间不少于 6 个月,中期综合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相距时间不少于12个月。 
  3
.同济高等讲堂是指由研究生院、各学院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博士生应在中期综合考核前听取不少于16次的纳入同济高等讲堂管理的学术讲座,并将心得体会录入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十、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是否必修

分组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1090125

第二外国语(德语)

2.0

36

春秋季


一外为德语者必修

1090127

第二外国语(日语)

2.0

36

春秋季


一外为日语者必修

126000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

36

春秋季

政治


1900006

中国概况

3.0

54

春秋季

仅限留学生、港澳台学生修读

1090122

学术英语写作III

2.0

36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

第一外国语(英语)21

1090123

国际交流英语视听说III

2.0

36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英语)21

1090124

第一外国语(德语)

2.0

36

春秋季


1090126

第一外国语(日语)

2.0

36

春秋季


1090128

第一外国语(俄语)

2.0

36

春秋季


1090129

第一外国语(法语)

2.0

36

春秋季


1300001

第一外国语(汉语)

2.0

36

秋季


专业学位课

1080067

非线性系统

2.0

36

春季


英文

1080102

系统分析与优化

3.0

54

春季


英文

非学位课

1080068

信息融合理论与方法

2.0

36

春季



必修环节

1900001

论文选题

1.0

18

春秋季



1900003

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

1.0

0

春秋季



1900008

中期综合考核

3.0

54

春秋季



1900009

同济高等讲堂

2.0

36

春秋季



1900010

论文阶段成果学术报告会

1.0

18

春秋季



补修课

100462

模式识别导论

3.0

51




负责人:陈启军

录入人:15065


Copyright © 2012 同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